书香润心,“乐读”启智——五乐育人之寒假阅读特辑(二)
时间:2025年02月25日 19:28 发布:艺术学院团总支 浏览量:
A+
A-

在知识的星河中,阅读是熠熠生辉的航标;于成长的道路上,阅读是坚实可靠的阶梯。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持续深化“五乐育人”活动并巩固育人成果,榆林学院艺术学院在寒假精心策划了“五乐育人”之“乐读”活动。本次活动借助线上平台,通过经典书籍推荐、读书笔记分享等丰富形式,旨在培育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让浓郁书香弥漫整个假期,助力同学们在阅读中不断成长与进步。

阅读,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之旅,它能带领我们领略不同的世界,感受多样的人生。在忙碌的生活中,你是否曾停下脚步,沉浸于一本好书,享受那份独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本期同学们的阅读世界,汲取知识的养分,收获心灵的启迪。

钟敏杰:在《白鹿原》中探寻历史与人性

我是艺术学院23级舞蹈本一的钟敏杰,读书是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我沉浸在陈忠实先生的经典之作《白鹿原》中,开启了一段震撼心灵的阅读之旅。

初读《白鹿原》,我仿佛踏入了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关中土地,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书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这部凝聚着陈忠实先生心血的巨著,以白鹿村为原点,将清末到解放初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复杂多变的社会变迁,以及丰富多彩的人性,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书中人物的命运起伏,我真切地感受到历史前进的曲折与艰难。传统文化在故事中扮演着复杂的角色,它既孕育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家族情感,成为维系乡村社会的精神纽带;但在某些时候,也成为了社会进步的阻碍。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应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珍视现代社会所取得的自由与进步成果。同时,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白鹿原》笔记精选

1.独特艺术魅力:《白鹿原》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这些元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作品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强烈的真实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白鹿原上风云变幻,家族纷争、爱恨情仇不断上演,同时还伴随着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等重大历史事件,展现出一幅宏大而真实的历史画卷。
2.人物深度剖析 - 白嘉轩:白嘉轩是中国封建宗法文化塑造的典型人物,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家族文化的多面性。一方面,他具有中国传统农人的优秀品质,如自力更生、兴家置业、博施众济、仗义为怀等,这些品质基于小农经济和乡土生活,是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他又严格遵循封建文化信条,表现出专制、保守的一面。他让两个儿子辍学回家务农,对村民的不良行为实行残酷的惩罚,阻止黑娃的婚事,甚至毒打儿媳,这些行为反映出传统家族文化中压抑人性、专制冷酷的弊端 。
3.精彩内容摘抄与感悟:“太阳在河天相接的地方已变得难以辨认,像一个破碎的蛋黄,金黄的稠汁流淌开来,和黑色的云朵融合在一起。”这段精彩的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地营造出一种压抑、混沌的氛围,暗示着白鹿原上即将发生的种种变故。“我们还得学会容纳仇恨”,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现实生活中,仇恨往往会让人陷入无尽的痛苦和纷争之中,学会容纳仇恨,并非是忘却伤痛,而是一种豁达与智慧,让我们能够放下过去的包袱,更好地前行。

笔记展示

张富强:《平凡的世界》里的坚韧与希望

我是来自艺术学院24级美术学本一的张富强,阅读是滋养我精神世界的源泉,而《平凡的世界》在我心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我对生活的认知。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先生的不朽之作,这部作品以深沉的情感、细腻的笔触,真实地描绘了黄土高原上普通人的生活面貌。书中以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展现了他们在生活的重重挑战面前,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通过他们的经历,我看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与力量。这本书让我坚信,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我们心怀希望,脚踏实地地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在平凡的人生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


笔记展示

胡佳怡:拓宽人之视野,促进个人成长。

我是艺术学院24级音乐学本一的胡佳怡,读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余华的《活着》与安东尼·罗宾的《唤醒心中的巨人》这两本书,犹如明灯,照亮了我生活前行的道路,给予我无尽的力量和启示。

品读《活着》,它就像一首古老而质朴的歌谣,用最平实的语言,向我讲述着生命中脆弱与顽强、欢乐与哀伤的真实故事。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从富家少爷到一无所有,亲人相继离世,命运对他如此残酷,但他依然坚强地活着。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坚韧,也让我懂得珍惜当下,感恩生活,因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和财富。

阅读《唤醒心中的巨人》,书中贝多芬等众多名人面对困难时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精神深深激励着我。每当我遇到挫折时,就会想起他们的故事,不再轻易放弃,而是勇敢地面对,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书中关于自我价值重塑的内容,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定位,使我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相信自己有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未来。我坚信,这两本书对于每一个寻求自我提升和心理成长的人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活着》笔记要点
1. 内容精要:福贵原本家境殷实,却因嗜赌成性败光家业,从此生活陷入困境。在母亲生病求医途中,他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历经战火后,幸运地被解放军释放回到家乡,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母亲去世的噩耗,女儿凤霞也因病变成了哑巴。此后,福贵的生活依旧苦难不断,儿子有庆因抽血过多而亡,凤霞在生孩子时难产去世,妻子家珍因病离世,女婿二喜意外被水泥板砸死,外孙苦根吃豆子噎死。尽管命运如此坎坷,福贵依然选择坚强地活下去。
2. 阅读感悟:《活着》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们的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随时可能遭受各种苦难和打击。但福贵凭借着顽强的意志,承受了生活给予他的一切苦难。余华用简洁而有力的文字,在平实的叙述中蕴含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让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一帆风顺,而在于在苦难中依然能坚守希望,顽强地活下去。

《唤醒心中巨人》笔记要点
1. 金句摘录与启示:“死脑筋的人相信命运,活脑筋的人则相信机会”,这句话让我明白,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应对挑战的能力,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灵活的思维,主动寻找生活中的机会;“当你觉得有挫折感时,那是个很棒的信号,表示你相信自己还可以做得比现在更好”,它让我重新审视挫折,将挫折视为成长的契机,激励我不断努力,追求更好的自己。
2. 阅读收获:这本书揭示了人类内心蕴藏的巨大潜能,让我认识到在面对压力和危险时,我们能够激发出超乎寻常的能力。它不仅是一本励志书籍,更是一本行动指南,教会我在面对挑战时如何唤醒内心的力量,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和行动方法,实现自我超越,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笔记展示

石欣洁:在书海中感悟社会与人性的真谛

我是艺术学院24级音乐学本二的石欣洁,阅读是我获取能量的源泉,是我的精神食粮。《追风筝的人》和《乡土中国》这两本书,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让我在阅读中收获了深刻的感悟和成长。

阅读《乡土中国》,我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传统乡村社会的大门。费孝通先生用深入浅出的笔触,阐述了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重要概念,将以血缘、地缘为基石的乡土社会剖析得淋漓尽致。通过这本书,我深刻理解了许多社会现象背后深厚的乡土根基,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结构和运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追风筝的人》则给我带来了一场直击心灵的情感风暴。在阿富汗战火纷飞的背景下,阿米尔对友情的背叛与他漫长的救赎之路,深深牵动着我的心。书中真实地刻画了人性的脆弱,同时也热情地歌颂了勇气、善良与救赎的力量。这两本书,从不同的视角让我领略了社会百态,促使我不断审视自己的内心,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人生启示。


笔记展示

undefined

阅读,是一场永无止境的精神探索之旅。它引领我们邂逅不同的思想,拓宽我们的视野边界;它激发我们深入思考,让我们在思考中不断成长;它更是滋养灵魂的肥沃土壤,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和强大。希望同学们都能在阅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与收获,让阅读成为生活中永恒的美好陪伴,让我们的灵魂在阅读中得到不断的滋养和升华。



继续阅读